您的位置: 首页 >我的班级>资源共享>详细内容

资源共享

看《指南》精神引领下的语言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0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看《指南》精神引领下的语言活动

瓦甸幼儿园  付平

 

自《指南》正式颁布以来,各地纷纷掀起学习《指南》的热潮,并积极探索将《指南》的要求与精神落实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南》清晰明确的将各领域划分为若干板块,并针对每个板块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指导建议,这为教师更好的组织教学提供了明确的行动纲领。很有幸,最近参加了海安市语言中心组的研讨活动,并观摩了大班阅读活动《我如此爱你》等,这次研讨活动收获颇多、感触颇多,最主要的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如何诠释《指南》精神,并将其落实于每一个细节之处。

一、精准的目标定位

目标是一个活动的灵魂。在《指南》中,针对“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条目标,对大班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1.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2.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地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3.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想法。4.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再看《我如此爱你》的活动目标:1.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清楚、连贯地语言说出画面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2.欣赏绘本语言的美,尝试模仿绘本中的句式表达对他人的爱。两条目标既紧紧围绕《指南》中的发展目标(能说出作品主要内容;感受文学语言的美等),同时又落脚于绘本的内容,要求幼儿说出画面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如父母与孩子一起到动物园看狮子、经历风雨、野外露营看星星、到海边用沙堆城堡;照顾生病的孩子等等),抓住绘本所传递的思想与情感(浓浓的关爱),要求幼儿尝试模仿绘本中的句式表达对他人的爱。目标定位精准、科学、具体、适宜。

二、自主的阅读环境

幼儿阅读图画书的活动,实际上是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体以稚嫩但丰富多彩的心灵与神奇奥妙的图画书进行互动或碰撞的复杂过程。图画书的阅读过程既是幼儿与图画书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也是幼儿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图画故事,并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己体验的过程。在《指南》中,针对“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条目标提出了若干的教育建议,其中有“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如: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等。”

在《我如此爱你》的活动中,在一开始观察封面、揭示书名以后,就设置了大板块让孩子自主阅读、自由交流。在舒缓宁静的背景音乐中,孩子们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翻阅着图书,他们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并从中获取信息——有谁?发生了哪些事?在自主阅读后,又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交流:和旁边的朋友说说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在整个过程中强调的是“以幼儿为主体”,突出的是孩子运用自己已有经验开展自主阅读。当然,自主并不是放任,在接下来的集体交流、表达阅读发现环节,同伴的表述、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将孩子在自己经验上的阅读进行不断的提升、拓展。

三、无痕的情感教育

每个绘本作品都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我如此爱你》也不例外,充满了浓浓爱意,向大家传递着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关爱。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设置一定的环节进行情感教育,将作品的思想进行升华,但这种做法始终摆脱不了“说教”的成份。再来看看《我如此爱你》是怎么做的?

片段一:

师问:你在书中看到了谁?

1:爸爸、孩子

师问:爸爸做了哪些事?

1:爸爸和小女孩一起到动物园里看狮子    师回应:再凶猛的狮子有了爸爸的陪伴就不那么可怕了

2:闪电了、下大雨了,小女孩和爸爸在一起    师回应:再大的风雨,有爸爸在身边都不可怕了。

师继续问:那妈妈又陪孩子做了哪些事?

1:妈妈陪孩子在荡秋千    师追问:荡秋千是妈妈喜欢的吗?  幼答:不是,是孩子喜欢。    师回应:因为妈妈如此爱你,所以才会陪你做你喜欢的事情。

2:孩子生病了,妈妈在喂她吃药。    师回应:妈妈的爱是生病时一杯暖暖的药。

片段二:

师:还记得绘本最后一句话吗?

幼集体:我爱你,有多爱,这么多,这么多是多少?像眼前的星星这么多,多得数不清。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多得数不清,或是大得看不到边,可以用来表达我们对别人的爱呢?

幼儿交流片刻

1:妈妈,我爱你,我的爱就像玫瑰花瓣一样,多得数也数不清;

2:妈妈,我爱你,我的爱就像大海一样,大得看也看不到边。

整个活动将爱的教育藏匿于教师对幼儿的回应中,渗透于幼儿的模拟改编中。没有一丝说教,“我如此爱你”的情感却在孩子的脑海中得到升华,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无痕。

 

<!--EndFragment-->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