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我的班级>大班活动>详细内容

大班活动

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0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我常跟孩子说,每个人、每种职业都是有价值的,也是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的。一些工作、职业看起来是脏的、累的、苦的,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做和能做得好的,却是我们生活需要的;正如我们期望获得别人尊重和关爱一样,别人也需要我们的尊重和关爱。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孩子懂得分享。孩子很小的时候会想要别人的玩具,我会告诉儿子,如果你很想玩,你就去跟对方小朋友商量,是不是可以借你玩一会、轮流玩;孩子被别人争抢玩具时,我会告诉儿子,你要是他,你会怎样,你们可以商量改变玩法大家一起玩……等等。我经常跟儿子说,一个玩具、一本书,一个人占有,它们的用处才一点点,你得到的乐趣也是有限的;与其他人分享,东西的作用就变大了,分享的过程中你传递了快乐,也会得到多一点的乐趣,还能得到朋友。除了鼓励孩子分享之外,我也会主动分享,成为与孩子分享的伙伴,让孩子学会谦让与分享。

2. 让孩子懂得付出的价值。付出和助人,并不是大人才能做的,小孩也可以为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不一定是以物质金钱的方式,可以是帮助别人的行动甚至一句关心问候,他完全可以做得到。要告诉孩子,关心帮助别人可以收获很多:自己得到愉快的心情(精神富足),也可以温暖别人,收获别人的感激和肯定,日后别人也会乐意帮你,还可以收获成就感,给自己带来快乐,最重要的是还能提升自己的才能。因为关心帮助别人是需要有能力的,你做了,表面好像是吃亏了,其实说明了你具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你想帮得好、达到实际效果,还得动脑筋想办法,这样你的能力(做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又会不知不觉中提高。

3. 让孩子心存集体、团队,懂得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早点让孩子学会基本的处世规则。例如,善良、守法、诚信。我很记得,我儿子小时候最初学会的成语就是我们经常跟他唠叨的“打草惊蛇”(因为我们常和孩子爬山)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我觉得,懂得不把一些想法、行为强加于人,是懂得遵守社会规则的基础,也是懂得理解别人、关心社会的起点。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在幼儿园、学校,将来在单位(公司),跟同学老师、领导同事、客户服务对象相处的时间要比跟父母家人相处的时间要长得多,需要多交朋友、与人为善才能活得开心、顺利。

4.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运动。完成集体活动和体育运动的过程少不了需要孩子学习与人合作,这对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很有好处。留心发现、及时鼓励孩子好的行为和想法。被师长肯定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会帮助孩子强化好的行为,从而变成好的习惯。要让孩子知道自私的后果,斤斤计较的人会孤独没有朋友,甚至树立很多敌人,需要帮助时没人帮甚很可怜。对孩子小的自私行为,可以告诉他父母、别人不喜欢他这种行为。

这样,利用孩子身边的事情,巧妙地提醒孩子关注到他生活的每一天里,其实是除了亲人还有许多熟人和陌生人在为他的平安、健康、快乐和进步在默默地工作和付出,并且有很多关怀和付出是不求回报的。当孩子真正意识到别人的价值和对自己的付出,就不容易冷漠和学会将感恩付诸于实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